《流浪的星星》(Wandering Stars, 2019,法国原名《Les étoiles vagabondes》,又名《流浪汉》)是一部记录法国说唱歌手Nekfeu创作历程的音乐纪录片。影片聚焦他在创作第三张同名专辑《Les étoiles vagabondes》时的“难产期”——面对创作压力与个人焦虑,Nekfeu决定离开巴黎,带领长期合作团队踏上横跨三大洲的灵感之旅,在孤独、恐惧与迷茫中梳理思绪,最终完成音乐杰作。这部融合Rap专辑与电影形式的作品,仅于2019年6月6日在院线限定放映一次,便吸引逾10万观众观影,其创新形式与真挚内容获大众与评论界一致好评。
纪录片以“流浪即创作”为叙事核心,捕捉Nekfeu在全球旅途中的灵感碰撞:从纽约布鲁克林的街头涂鸦墙前即兴写词,到牙买加雷鬼发源地金斯敦录制节奏采样,再到日本东京的深夜俱乐部感受电子音乐的律动,镜头跟随他用录音笔记录地铁报站声、海浪拍岸声、市井叫卖声,将这些“流浪的声音”转化为专辑中独特的音效纹理。影片曝光了创作的挣扎时刻:在巴黎录音室,他因某段verse反复修改27版而摔碎耳机;在摩洛哥沙漠的星空下,他对着篝火弹唱未完成的旋律,坦言“灵感就像流星,你不知道它何时坠落,只能一直仰望”。团队成员回忆,Nekfeu曾因歌词无法传达“漂泊感”而停滞数月,直到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看到流浪少年用瓶盖打节奏,才突然领悟“真正的流浪不在地理,而在心里”。
影片深入探讨Nekfeu的个人困境与音乐表达的交织:童年父母离异的创伤,让他在《Étoiles vagabondes》中用“没有故乡的星星”隐喻身份的漂泊;成名后的孤独感,则转化为《Soleil》里“聚光灯下比黑夜更冷”的歌词。镜头捕捉到他与心理医生的对话片段,袒露“害怕重复自己”的创作焦虑,而旅途中偶遇的陌生人——如东京唱片店老板分享的70年代爵士乐黑胶、牙买加老雷鬼乐手传授的“用痛苦喂养节奏”的秘诀,成为他突破瓶颈的钥匙。专辑同名曲《Les étoiles vagabondes》的创作过程堪称高潮:Nekfeu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上即兴freestyle,将城市夜景、童年记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融入flow,身后团队用手机灯光为他打光,桥下车流声成为天然beat,这一刻的粗糙与真诚,最终被完整收录进专辑。
作为“Rap专辑电影”的创新尝试,影片打破传统纪录片与音乐MV的界限:演唱会现场 footage 与旅途纪实交织,歌词以手写体动画形式浮现,Nekfeu的内心独白与歌曲verse无缝衔接。例如《Nuages》的录音过程中,画面从巴黎录音室切换到他少年时流浪过的巴黎郊区,歌词“我曾是街角的风,如今想成为照亮别人的星”与当年睡过的地铁站镜头重叠,展现音乐如何将破碎的过往重塑为力量。评论界盛赞这种形式“让专辑成为可触摸的故事”,观众则在Nekfeu的旅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都是流浪的星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轨道”。
《流浪的星星》最终不仅是一部创作纪实,更是一封写给所有“迷茫者”的情书。当影片结尾,Nekfeu在巴黎奥林匹亚剧院首演专辑,数万观众用手机灯光组成“星空”,与他合唱“孤独不是终点,是寻找同伴的起点”,镜头扫过台下泪流满面的年轻面孔,让人明白:音乐的魔力,正在于让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能在旋律中找到共鸣的星系。正如Nekfeu在片中所说:“我花了一年时间流浪,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是学会与问题共舞——这或许就是创作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