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牛 The American Buffalo 2023》第一季全3集
历时四年拍摄,PBS纪录片《美国水牛》以三集史诗般的篇幅,为这种“行走的北美活化石”立传。从1.2万年前穿越白令陆桥的远古祖先,到19世纪几乎灭绝的种群危机,再到21世纪的荒野回归计划,影片横跨地质史、人类史与生态史,用考古发现、原住民口述与科学追踪,揭开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与北美大陆的命运交织——它不仅是生物进化的奇迹,是原住民文化的“生命图腾”,更是美国西部扩张的“牺牲品”与生态修复的“关键物种”。正如导演在采访中所说:“水牛的故事,就是北美大陆的缩影——野性、暴力、毁灭,最终在灰烬中重寻希望。”
第一集:冰原到草原——“进化的幸存者”
开篇镜头从阿拉斯加的冻土层切入,考古学家正在发掘一具1.2万年前的野牛化石——它的体型比现代美洲野牛大30%,牛角长达2.5米,被称为“长角野牛”(Bison latifrons)。通过DNA比对,科学家发现现代美洲野牛正是长角野牛的后裔,在末次冰期(约1万年前)经历了“种群瓶颈”:全球野牛数量一度降至不足500头,却凭借三大优势存活至今:
食性适应:从啃食冰原苔原到消化草原牧草,其瘤胃能分解高纤维植被,甚至在冬季挖掘雪下的地衣;
迁徙本能:追随雨季在大平原上长途跋涉,每年移动距离超2000公里,避免资源耗尽;
社群防御:遇到狼群时,成年个体围成圆圈,将幼崽护在中央,用牛角组成“活体城墙”。
片中最震撼的动画还原:1万年前,随着冰川消退,野牛群从阿拉斯加向南迁徙,最终占据了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广袤草原,数量巅峰时达3000万至6000万头——“当它们奔跑时,大地震动如雷,尘土遮天蔽日,连雄鹰都要避开它们的迁徙路线。”原住民长老的口述,让这段史前历史有了温度。
第二集:生命与信仰——“原住民的共生史诗”
对北美原住民而言,水牛不是猎物,而是“行走的超市”与“精神图腾”。在拉科塔族(Lakota)的创世神话中,水牛是“大地母亲派来的使者”,为人类提供肉食、皮毛(制作帐篷和衣物)、骨头(制作工具和仪式法器),甚至膀胱都被制成水壶。纪录片通过拉科塔族的冬季围猎仪式“水牛舞”,展现了这种“感恩式捕猎”:
集体协作:全族男女老少参与,年轻人骑马驱赶牛群,老人在悬崖下铺设干草缓冲(减少野牛摔伤);
物尽其用:从牛肉到牛血(制作香肠),从牛毛到牛蹄(熬制胶水),无一处浪费;
仪式忏悔:猎杀后,萨满会向野牛灵魂祈祷:“我们取走你的身体,是为了活下去,你的灵魂将回归大地,明年再以新的生命来到我们身边。”
考古证据显示,原住民每年捕猎约50万头野牛,却从未威胁种群存续——这种“可持续捕猎”与后来欧洲殖民者的“灭绝式屠杀”形成残酷对比。片中,拉科塔族老人展示了祖传的“水牛牙项链”:每颗牙齿代表一次成功的围猎,“项链越长,家族越荣耀——但荣耀从不是杀死多少,而是感恩多少。”
第三集:枪声与灰烬——“西进运动的牺牲品”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西进运动加速,水牛的命运急转直下。纪录片用档案照片与历史学家访谈,还原了那场“有计划的灭绝”:
政府政策:美军将领菲利普·谢里丹(Philip Sheridan)公开宣称:“每杀死一头水牛,就少一个印第安人。”政府甚至向猎人提供奖金,鼓励屠杀;
商业驱动:1871年,野牛皮制革技术发明,一张牛皮可卖3美元(相当于当时工人日薪的3倍),仅1872年就有500万头水牛被猎杀;
铁路扩张:横贯大陆的铁路将猎人带入水牛核心栖息地,火车上的乘客甚至能从车窗射杀水牛,尸体被弃之荒野,仅取牛皮。
臭名昭著的“野牛头骨山”照片(1870年代密歇根碳素厂)在片中首次高清呈现:数万具头骨堆积如山,工人用蒸汽锤将其粉碎,制成糖厂过滤用的活性炭。到1889年,北美野牛从6000万头锐减至541头,拉科塔族因失去食物来源,儿童死亡率飙升至50%——“水牛消失那天,我们的灵魂也跟着死了。”
终章:从灰烬到重生——“生态修复的希望”
转折始于1889年,美国女性 conservationist 玛丽·安·古德伊尔(Mary Ann Goodyear)建立首个水牛保护区,收养了23头幸存野牛。纪录片追踪了现代修复计划的三大成果:
黄石公园种群:从1902年的21头增至2023年的5000头,成为全球最大野生种群;
原住民合作:2020年,美国政府拨款2500万美元,支持原住民部落重建水牛群,拉科塔族的“水牛回归仪式”上,长老将牛犊抱在怀中,泪洒当场:“大地母亲的使者,终于回家了”;
生态连锁效应:水牛的踩踏使草原土壤通气,促进植物生长;粪便为昆虫提供栖息地,吸引鸟类;甚至其挖掘行为能增加雨水下渗,改善水文环境——“水牛是草原的‘生态工程师’,它们的回归让大平原重新呼吸。”
片尾,夕阳下的黄石草原,一群水牛正低头啃草,幼崽在牛群中奔跑跳跃。旁白响起:“水牛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的韧性远超想象,但它需要人类放下傲慢——我们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与水牛、与万物共享这片土地的过客。”
《美国水牛》用三集篇幅,完成了一次跨越万年的“生命礼赞”。它不仅是一部动物纪录片,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救赎——而水牛的重生,或许正是地球生态修复的终极隐喻:即使伤痕累累,只要给予时间与尊重,荒野终将重现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