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代表鹰:新篇章》(H is for Hawk: A New Chapter,2017)是BBC推出的自然与人文纪录片,延续了英国作家海伦·麦克唐纳(Helen Macdonald)的苍鹰情缘——继其同名回忆录(记录父亲去世后,通过训练苍鹰“梅贝尔”走出悲伤的历程)之后,本片聚焦她对野外苍鹰家庭的长期观察,以及与新驯养的苍鹰“阿波罗”的互动。影片通过海伦的第一视角,展现了苍鹰的野生生存智慧(如雌鹰捕猎松鸡的精准出击、雄鹰喂养幼鸟的协作行为)、驯养过程中的信任建立(从“人鹰对抗”到“默契捕猎”),并探讨了猛禽保护与人类情感的交织,既是对自然野性的致敬,也是对“人与动物共生”关系的深刻反思。

一、野外苍鹰家庭:高山悬崖上的“生存史诗”
纪录片核心部分是海伦对英国湖区一对野生苍鹰的跟踪拍摄,历时18个月,记录其繁殖季的完整周期:
“空中猎手”的捕猎策略:雌鹰(体型比雄鹰大30%)擅长“伏击捕猎”——利用树冠掩护,从高处俯冲捕捉地面的松鸡和野兔,时速可达80公里,爪子冲击力达每平方厘米150公斤,能瞬间折断猎物脊椎。影片中,她连续3天观察到同一只雌鹰在同一地点捕猎,证明苍鹰具有“领地记忆”和“猎物行为预判”能力。
“分工育儿”的家庭协作:雄鹰负责“短途捕猎”(每天往返巢穴10次,带回小型鸟类),雌鹰则守护巢穴,用喙将猎物撕成碎片喂给3只幼鹰。当幼鹰长到4周大时,雌鹰加入捕猎,全家每日需进食2公斤肉类,相当于3只野兔或8只松鸡。这种协作使苍鹰幼鸟的存活率达60%,远高于其他猛禽(如游隼存活率40%)。
“悬崖巢穴”的建筑智慧:苍鹰将巢穴建在离地20米的松树或悬崖岩缝中,用树枝搭建直径1.5米的“平台”,内衬柔软的羽毛和苔藓。海伦通过无人机拍摄发现,巢穴位置既能躲避猛禽(如金雕)袭击,又能俯瞰下方的猎场,体现了对地形的精准利用。

二、与阿波罗的“二次驯养”:从“对抗”到“信任”的情感重建
本片不同于回忆录的“疗愈叙事”,更聚焦海伦与新苍鹰阿波罗的“专业驯养”,展现人鹰之间的复杂动态:
“驯鹰术”的古老传承与现代科学:海伦沿用中世纪“驯鹰人”的传统方法——通过“熬鹰”(保持鹰清醒数天,削弱其野性)建立主导权,但加入现代动物行为学调整:当阿波罗拒食时,她不强迫,而是通过模仿苍鹰的“低头示弱”姿势(降低身体、展开尾羽),传递“无威胁”信号,3天后阿波罗首次主动进食。这种“尊重式驯养”被动物学家认为是“减少应激反应”的创新实践。
“野外放猎”的默契考验:在苏格兰荒原的训练中,海伦与阿波罗需配合捕猎野兔。她通过口哨指令(不同频率代表“起飞”“降落”“追踪”)引导阿波罗,而阿波罗则用特定的飞行姿态回应(如盘旋高度代表“发现猎物”)。影片高潮记录了首次成功合作:阿波罗从海伦手臂跃出,俯冲捕捉一只逃窜的野兔,返回后却未立即进食,而是将猎物放在海伦脚边——这种“分享行为”在野生苍鹰中罕见,被海伦解读为“信任的象征”。
“野性与驯养”的边界思考:尽管阿波罗已适应人类,但海伦仍发现其“不可驯服”的本能——当一只金雕闯入领地,阿波罗瞬间挣脱束缚冲向金雕,展开激烈空中缠斗,海伦不得不通过无线电追踪器找回它。这一场景让她反思:“驯养的本质不是征服,而是承认野性的永恒存在。”

三、苍鹰的生存危机:从“迫害”到“保护”的百年转折
影片穿插英国苍鹰的保护史,揭示人类活动对其命运的影响:
“偷猎者”与“护鸟人”的斗争:20世纪初,苍鹰因被视为“猎禽杀手”(威胁松鸡狩猎业),遭到系统性毒杀和陷阱捕捉,英国本土种群灭绝。1970年代,从瑞典引入的苍鹰开始重新繁殖,但至今每年仍有30%的巢穴被非法破坏(如偷取鸟蛋、射杀成鸟)。海伦在片中记录了一次护巢行动:她与志愿者在巢穴附近安装红外相机,拍到偷猎者放置毒饵的画面,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将其定罪。
栖息地碎片化的新挑战:森林砍伐导致苍鹰的猎场缩小,迫使它们进入农田捕猎,与人类冲突增加。海伦参与的“苍鹰生态走廊”项目,通过在公路上方架设“猛禽天桥”(种植树木形成连接带),帮助苍鹰安全穿越公路,减少被车辆撞死的风险(英国每年约50只苍鹰死于交通事故)。
“公民科学”的保护力量:影片中,海伦培训当地村民成为“苍鹰观察员”,通过手机APP记录苍鹰的出现地点和行为,数据汇聚成全国分布图,为保护政策提供依据。这种“公众参与”模式使2010-2017年英国苍鹰数量增长25%,成为“社区保护”的成功案例。

四、海伦的“双重身份”:作家、驯鹰人、科学家的融合视角
作为作家与自然观察者,海伦的叙事赋予影片独特的人文深度:
“鹰之眼”的感官体验:她描述驯养阿波罗时的“感知同步”——通过观察鹰的瞳孔收缩(判断其注意力方向)、羽毛竖起(表示紧张或兴奋),逐渐理解苍鹰的“情绪语言”。影片中,她戴上特制的“鹰视角”摄像机,模拟苍鹰的视觉(视野比人类宽30%,对运动物体更敏感),让观众体验“高空俯瞰地面猎物”的震撼。
对“自然书写”的反思:海伦在片中重读父亲生前写给她的信,信中提到“观察自然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学会敬畏”。这呼应了她的创作理念——回忆录《H代表鹰》并非“征服自然”的故事,而是“通过动物理解自我”的旅程,本片则进一步将焦点转向“野生苍鹰本身的生命价值”,而非人类的情感投射。
影片结尾,海伦放飞阿波罗(非野化放归,而是允许其在领地内自由活动),看着它与野生苍鹰一同盘旋在山谷上空。这一场景象征着“驯养与野生”的和解——人类不必占有自然,只需作为“见证者”,守护这份野性的存在。正如海伦所说:“苍鹰不需要我们的拯救,它们需要的是生存的空间。而我们,需要学会在它们的世界里,做一个安静的邻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