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天梯 Himalaya:Ladder to Paradise》讲述了发生在珠峰脚下的一僧一寺、一座山与一群人的故事,蕴含着信仰与现实、传统与使命的深刻联结。


建于 1899 年的上绒布寺坐落在珠峰北麓,距离峰顶约 20 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寺中唯一的僧人阿古桑杰,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认为人类不应轻易打扰她。然而,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 “西藏登山学校” 的出色高山向导,信仰与现实的碰撞在这对父子身上悄然上演。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学校的目标是用四年时间,将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每年,在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这些向导们要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 8400 米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他们的付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让登山客能不断突破自我,抵达独自无法到达的高处。


影片的名字 “天梯”,源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相信,“天梯” 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 “天梯” 的角色。对许多登山客而言,8848 米的珠峰峰顶是旅行的终点,但对这些少年来说,这只是他们的起点与成年礼。


《喜马拉雅・天梯》通过记录这样一群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珠峰脚下的坚守与奉献,也让观众感受到在极致环境中,信仰的力量与使命的重量,以及人与山之间独特而深厚的情感。

声明:本站发布的资源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所有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盘分享,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正版!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