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山河行过——抗战中的同济大学》全2集,宛如一部饱含深情与力量的历史画卷,以影像为笔触,生动且细腻地再现了同济大学在抗战时期那段波澜壮阔、坚韧不拔的办学历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硝烟弥漫,山河破碎。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同济大学毅然踏上了六次迁校的艰难征程。其行程长达两万两千里,这不仅仅是一段地理上的距离,更是一部用信念与勇气书写的奋斗史诗。

同济大学先后辗转迁徙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贺县八步、云南昆明,最终于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并在此坚持办学。一路上,他们面临着敌机的轰炸、物资的匮乏、环境的恶劣等诸多困难,但同济师生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教育的坚守,弦歌不辍,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力量。

在这段艰苦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杰出教授。中国测绘事业奠基人夏坚白、中国桥梁界泰斗李国豪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心怀炽热的爱国之情和坚定的报国之志,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不懈奋斗。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学生们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1946年,抗战胜利后,同济大学回迁上海。这一路走来,同济大学成为了抗战期间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过程最为曲折的大学之一。它谱写的不仅仅是一段教育办学的历史,更是一曲教育报国、文化抗战的壮丽史诗。这部纪录片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深入的采访和详实的讲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同济大学师生在抗战中的坚韧与担当,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声明:本站发布的资源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所有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盘分享,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正版!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