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片《傲椒的湘菜 2021》:一菜一味里的湖湘魂
央视 2021 年推出的《傲椒的湘菜》全 12 集,以 1080P 高清画质、国语中字呈现,是一部兼具美食诱惑与人文深度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历经三年,走遍湖湘大地、跨越世界,以湘菜为入口,从 “味” 延伸至 “道”,既展现湖南饮食的鲜活风味,也透过美食与人物故事,折射湖湘文化精神、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时代语境。
影片开篇便以 “辣” 破题,却不止于 “辣”:镜头扫过湘西的辣椒田、湘东的腊肉坊、湘江边的鱼市,鲜红的辣椒、油亮的腊肉、鲜活的河鲜,瞬间勾起食欲。但纪录片很快跳出 “食材罗列”,转入对 “辣之魂” 的解读 —— 湘人的辣,不是单纯的刺激,而是与地理气候的共生:潮湿的环境里,辣椒能驱寒祛湿;也与湖湘性格的契合:爽利、坚韧、敢为人先,都藏在这一口热烈的辣里。这种 “从味觉到文化” 的递进,为整部纪录片奠定 “以食见人、以食见城” 的基调。

核心叙事围绕 “12 个主题、多维解构湘菜” 展开。每集聚焦一个核心,从米食、小吃到乡野风味、新派创新,在城市与田园间切换:讲米食时,镜头跟着老农从春耕到秋收,记录一碗长沙米粉从磨浆、制粉到熬汤的全过程,搭配米粉店老板凌晨三点备料的日常,让 “平凡米食” 有了生活温度;谈乡野风味时,跟随山民进山采菌、下河摸鱼,展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的生存智慧,一道 “剁椒鱼头” 不仅是食材的碰撞,更是湘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聊新派湘菜时,走进长沙的创意餐厅,看年轻厨师如何将传统腊味与西式摆盘结合,既保留湖湘本味,又赋予湘菜新的表达。12 个主题层层递进,勾勒出湘菜 “传统与创新共生” 的全貌。

纪录片的动人之处,在于 “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没有刻意塑造 “美食家”,而是将镜头对准普通劳动者:有坚守三十年的老字号腊肉坊主人,坚持用柴火慢熏,哪怕工序繁琐也不愿妥协;有远嫁海外的湘籍主妇,在异国他乡复刻家乡的 “辣椒萝卜”,用味道慰藉乡愁;还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放弃城市高薪,回到湘西山区开民宿餐厅,让更多人尝到 “大山里的湘菜”。这些人物没有华丽的台词,却用行动诠释着对美食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 —— 一位腊肉坊老人说:“这柴火味就是家乡味,丢了就不是那个意思了”,简单一句话,道尽对传统的坚守。

影片还注重 “湖湘风土与时代语境的融合”。通过湘菜的传播轨迹,展现湖南与世界的连接:在海外湘菜馆,看外国食客第一次尝剁椒鱼头时的惊喜;在湖南自贸区,记录预制湘菜如何通过冷链走向全国。这些片段不仅展现湘菜的影响力,更折射出时代变迁 —— 从 “家乡味只能在家乡尝” 到 “天涯海角皆可寻湘味”,背后是交通的便利、技术的进步,也是中国人对 “味道” 的执着追求。同时,纪录片也不回避挑战:传统手作面临的传承困境、食材标准化与本味的平衡,这些思考让纪录片不止于 “赞美”,更有对文化传承的深度叩问。

12 集篇幅里,《傲椒的湘菜》没有停留在 “美食纪录片” 的浅层,而是让湘菜成为一把钥匙,打开理解湖湘文化的大门。它让观众明白,湘菜的 “傲”,不仅在于味道的独特,更在于背后那股 “敢闯敢拼、坚守本真” 的湖湘魂。对于观众而言,既能在镜头前大饱眼福,感受湘菜的热烈与鲜活,也能透过美食背后的人与事,读懂湖南的风土人情,理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味,一方味育一方人” 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