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的小小农场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2018》:与自然共生的十年耕耘与生命礼赞
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2018》历时十年追踪,讲述了约翰与茉莉这对夫妻为了坚守对爱狗的承诺,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远赴乡间打造一座与自然和谐共存、物种多样的开心农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种植了上万棵果树、两百种作物,畜养了各种动物伙伴,其中包括令人难忘的猪妈妈艾玛和她的公鸡男友油头。影片用细腻的镜头记录下农场从荒芜到繁盛的全过程,展现了人与自然、物种与物种之间奇妙的共生关系,是一曲对生命与坚持的深情赞歌。

承诺与启程:为爱犬奔赴乡间的勇气
故事的开端,源于约翰与茉莉对爱狗 “托德” 的一份承诺。由于托德在城市里总是忍不住追逐野生动物,他们多次收到邻居的投诉,甚至面临不得不送走托德的困境。为了给托德一个能自由奔跑的家园,也为了追寻一种更贴近自然的生活,这对 “疯狂夫妻” 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繁华的城市,去乡下开一座属于自己的农场。

他们在加州西部找到了一片荒芜的土地,这里曾经是一片盐碱地,土壤贫瘠,几乎寸草不生。面对这样的 “烂摊子”,约翰和茉莉没有退缩。他们聘请了一位有着丰富生态农业经验的顾问艾伦,在艾伦的指导下,开始了艰难的改造工作。起初,他们对农业一窍不通,不知道如何改良土壤,不知道该种植什么作物,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各种小动物打交道。但对托德的承诺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支撑着他们一步步走下去。
约翰在回忆最初的日子时说:“那时候每天都累得像滩泥,但一想到托德能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想到未来农场生机勃勃的样子,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茉莉则笑着补充:“我们当时就像两个闯入者,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片土地的秘密,希望能成为它的一部分,而不是征服者。”

耕耘与成长:农场的复苏与生态的平衡
农场的改造过程充满了挑战。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壤问题,他们采用了有机农业的方法,通过种植三叶草等固氮植物来改善土壤肥力,收集动物粪便制作堆肥,一点点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一年,他们种下的作物大多长势不佳,甚至颗粒无收。

但约翰和茉莉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学习和尝试。在艾伦的建议下,他们决定打造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因为单一的作物种植容易引发病虫害,而多样化的物种之间可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于是,他们开始种植上万棵果树,从桃树、杏树到橄榄树、柑橘树,种类繁多;同时种植了两百种作物,包括蔬菜、谷物、豆类等。
随着作物的生长,各种动物也陆续来到了农场。他们养了鸡、鸭、鹅、牛、羊、猪等家畜,还吸引了许多野生的小动物,如蜜蜂、蝴蝶、鸟类、狐狸、黄鼠狼等。艾伦告诉他们:“在这个农场里,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它们的角色,让它们自然地形成一种平衡。”
比如,为了控制害虫,他们没有使用农药,而是引入了害虫的天敌 —— 瓢虫、螳螂等。为了给果树授粉,他们养了大量的蜜蜂。猪妈妈艾玛的粪便可以作为很好的肥料,公鸡油头则负责叫醒农场里的其他动物,还能保护母鸡免受天敌的侵害。这种生态平衡的理念,让农场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命与温情:农场里的动物伙伴们
农场里的动物伙伴们是影片中最动人的存在,它们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约翰和茉莉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猪妈妈艾玛是农场里的 “明星”,它性格温顺,特别能吃,也特别能生。约翰和茉莉看着艾玛生下一窝又一窝的小猪,心里充满了喜悦。艾玛还有一个特别的 “男友”—— 公鸡油头。油头总是形影不离地跟在艾玛身边,无论是艾玛吃饭还是睡觉,油头都会在旁边守护着它,这种跨物种的情谊让人觉得既可爱又温暖。
爱狗托德在农场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它每天在田野里奔跑,追逐蝴蝶和小鸟,过得无忧无虑。托德还成了农场的 “守护者”,每当有陌生的动物闯入农场,它都会第一个发出警告。
除了这些 “常驻居民”,农场里还有许多 “过客”。每年春天,都会有成群的候鸟来到农场栖息;夏天,萤火虫在夜晚的田野里闪烁,仿佛一片星空;秋天,各种果实成熟,吸引了许多松鼠和鸟类前来觅食。约翰和茉莉从不驱赶这些野生动物,他们认为这些动物也是农场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农场才更加完整和生动。
然而,生命也有脆弱的一面。有一年,农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许多作物枯死,一些动物也因为缺水而生病。猪妈妈艾玛在这场干旱中也没能幸免,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约翰和茉莉伤心不已,但他们知道,这就是自然的规律,生命有生就有死,重要的是曾经拥有过这些美好的时光。

共生与启示:十年耕耘的生态智慧
十年的时间,约翰和茉莉的农场从一片荒芜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乐园。上万棵果树郁郁葱葱,两百种作物茁壮成长,各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他们的农场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向当地的市场供应有机农产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更重要的是,约翰和茉莉在这十年的耕耘中,领悟到了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智慧。他们明白了,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们不再试图控制农场里的一切,而是学会了观察和倾听自然的声音,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
比如,他们发现狐狸会捕食鸡,但同时也会控制田鼠的数量,而田鼠会破坏作物的根系。于是,他们不再一味地驱赶狐狸,而是在鸡舍周围设置了防护措施,让狐狸无法轻易捕食到鸡,同时也让狐狸能够继续发挥控制田鼠的作用。这种 “相生相克” 的生态平衡,让农场始终保持着稳定和健康。
影片的最后,约翰和茉莉站在农场的高处,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这座农场不仅仅是他们对爱狗托德的承诺,更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见证。正如约翰所说:“这十年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最大的财富不是农场里的果实和动物,而是我们与自然之间建立的深厚联系,这种联系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最大的小小农场 The Biggest Little Farm 2018》不仅是一部记录农场成长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爱、坚持与生态智慧的教科书。它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有耐心去等待自然的回报,每个人都能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影片也提醒着我们,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