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风的奇迹 Wonders Of The Monsoon》(又译为《季风奇观》)是一部聚焦季风这一地球伟大自然奇迹的五集自然纪录片。季风,作为周期性的风,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其盛行风向(40% 以上风频)的季节切变达 120 度以上,主要发生在季风亚洲(东亚、南亚地区)、西非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等地。它塑造了不同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孕育了多样的文化,每年都改变着这座星球的外表,本片将带观众领略在残酷的气候条件下,生命是如何生存、繁衍并走向繁盛的。

这部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从喜马拉雅山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奇特自然景观,带领观众走入横跨这些区域的自然世界,探究那里的野生动植物和文化是如何被这个星球上最壮观的自然现象 —— 季风所塑造的,同时揭示生命在每年都会给地球上大片土地造成巨大环境变化的季风气候条件下,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了季风,称之为 “موسم”(Mausim),意为季节。古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从事航海活动,当时人们对盛行此地的季风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17 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商人在这一地区航海活动的增加,人们对季风的观察更为细致,认识也随之加深。17 世纪后期,哈莱(E・Halley)首先提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风成因理论。随着季风风向的转变,云雨等天气现象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季风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而引起了广泛关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高空资料的积累,人们对季风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季风是海陆分布、行星环流及地形三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在季风影响的众多区域,存在着许多独特的生物现象。比如京那巴鲁峰特有的大型蛭 Mimobdella buettikoferi,能吞食比自己还大的蚯蚓 Pheretima darnleiensis,展现出在特定环境下生物独特的生存方式;山地树鼩会 “使用” 大叶猪笼草作为厕所,大叶猪笼草及其近缘种靠顶盖分泌花蜜吸引树鼩舔食,而蜜露中含有的天然泻药,能让猪笼草通过收集树鼩粪便获取营养,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还有椰子蟹捕食圣诞岛拟地蟹的场景,也体现了季风区域生物链的独特之处。此外,湄公河畔的榕树,在季风带来的湿润气候中茁壮成长,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风的奇迹 Wonders Of The Monsoon》通过对这些独特自然景观、生物现象以及相关文化的展现,让观众深入了解季风这一自然奇迹对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