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美国的夜晚》(It Is Night in America 2022):当野生动物闯入“人类领地”
法国导演2022年执导的《美国的夜晚》(又名《美洲之夜》),以2.46G的1080P影像(英语中英双字),通过五个“动物与城市相遇”的真实片段,抛出核心追问:“是动物入侵我们的城市,还是我们占领了它们的栖息地?” 影片聚焦巴西城市(如塔瓜廷加、索布拉迪尼奥二世)的夜间景象,镜头冷静而克制:

食蚁兽之死:一只年轻食蚁兽被发现死在公路边,它的爪子还紧紧抱着被汽车撞断的树干,胃里只有未消化的白蚁——栖息地因城市化被分割成“生态孤岛”,食蚁兽为寻找食物不得不穿越公路,每年巴西有超2000只食蚁兽死于交通事故;
蟒蛇的“郊区漫游”:在塔瓜廷加的居民区,一条3米长的蟒蛇在垃圾桶旁徘徊,居民报警后,动物保护人员发现它的鳞片有割伤(可能来自铁丝网),胃容物显示它刚捕食了一只家猫——蟒蛇的自然栖息地(大西洋森林)仅存7%,被迫进入城市寻找啮齿动物;


鬃狼的“农场困境”:索布拉迪尼奥二世的农场主射杀了一只鬃狼(濒危物种),理由是“它袭击了鸡舍”,但生物学家检查发现鬃狼胃里90%是水果(鬃狼是杂食动物,仅在食物极度匮乏时才接近人类),农场扩张导致其觅食地被玉米地取代;
小猫头鹰的“无线电塔避难所”:在巴西利亚的无线电中心区,一只受伤的穴小鸮被消防员救下,它的翅膀因撞上信号塔栏杆骨折——城市灯光干扰了猫头鹰的“夜视能力”,而它们的自然树洞栖息地已被高楼取代,只能在人工建筑缝隙筑巢;


水豚的“宫殿泳池”:伊塔马拉蒂宫(巴西外交部)的水池里,一群水豚悠闲游泳,成为“网红景点”,但它们原本生活的潘塔纳尔湿地因农业灌溉导致水位下降,只能迁移至城市人工水域,依赖人类投喂存活。


影片价值:“夜晚的镜像”与生态反思
《美国的夜晚》没有旁白,仅通过动物的“沉默遭遇”传递力量——食蚁兽的尸体、蟒蛇的伤痕、鬃狼的血迹,都是“人类扩张的生态代价”。影片结尾,镜头从城市灯光缓缓移向远处的森林残影,暗示“野生动物的‘入侵’,实则是对家园的‘绝望回归’”。正如巴西环保部长在片中所说:“当我们在城市里看到鬃狼和水豚,不该问‘它们为什么来’,而该问‘我们把它们的家弄到哪里去了’。”

(注:影片获2022年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适合对城市生态、动物保护议题感兴趣的观众,其“观察式拍摄”让观众直面“人类与自然的边界危机”。)

声明:本站发布的资源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所有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盘分享,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正版!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