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武士:徘徊者/咆哮者 Air Warriors: Prowler/Growler》这部纪录片聚焦于两款重要的舰载电子战飞机——EA – 6B“徘徊者”和EA – 18G“咆哮者”,为我们揭开了电子战飞机的神秘面纱。
EA – 6B“徘徊者”
EA – 6B“徘徊者”由美国格鲁门公司于1966年在EA – 6A基础上研制。1995年美军EF – 111“渡鸦”电子战飞机退役后,它成为美国防部唯一的电子战飞机,美军还为此建立了五个新作战中队,四个用于支援空军远征部队。
发展历程:1966年签订合同,1971年1月首飞,共生产170架,1991年前全部服役。美国海军陆战队电子战第二中队率先使用,1980年完成上舰部署,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基地,还曾在“萨拉托加”号、“美国”号航母服役,并在1986年美国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中支援海空军飞机。
设计改进:对机翼加强以适应总重和疲劳寿命要求,可承受5.5g过载;机身比A – 6E加长1.37米,垂尾翼尖装较大天线;起落架和着陆钩加强;动力装置为2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J52 – P – 408涡喷发动机,ADVCAP型装J52 – P – 409涡喷发动机;座舱由2人改为4人,分别负责不同任务。
机载设备:座舱盖向上开启,采用马丁-贝克GRUEA – 7弹射座椅。配备AN/ALO – 99F战术干扰系统,垂尾翼尖天线舱内有灵敏侦察接收机,探测信号传输给中央计算机处理显示记录,干扰过程可自动或人工控制。
作战手段:利用电子干扰吊舱发出不同频率信号对付敌方雷达;施放欺骗信号迷惑敌方雷达;用超短波干扰机干扰敌方通信;投放干扰箔条或曳光弹干扰敌方导弹;告警装置发现威胁后控制电子干扰设备使飞机脱险。
EA – 18G“咆哮者”
EA – 18G“咆哮者”在美国海军F/A – 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基础上发展而来。
发展历程:2006年8月4日首架量产型下线,2007年9月25日美国海军接收首架产品型。美国国会起初不支持,2009年底进入全面批生产阶段,未来将替代EA – 6B“徘徊者”。
强大能力:拥有强大电磁攻击能力,通过ALQ – 218V(2)战术接收机和新型ALQ – 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可执行对地空导弹雷达系统压制任务,实现“跟踪 – 瞄准式干扰”,有效干扰160公里外雷达和电子设施,机首和翼尖吊舱内的ALQ – 218V(2)战术接收机在全频段干扰时不妨碍电子监听。
作战步骤:定位和分析潜在雷达和通信威胁,结合任务分配数据和机上传感器、通信设备信息识别目标;机组人员根据彩色显示器信息和软件算法分析数据,决定是否作战及作战方式;利用电子攻击干扰吊舱扰乱敌方雷达,为部队执行任务扫清道路。
纪录片看点
展示了现役的EA – 6B“徘徊者”和EA – 18G“咆哮者”两款电子作战飞机。
体现电子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对飞行员和电子对抗战官要求极高。
揭示电子战不仅有干扰,还有对雷达的攻击。
表明电子战机不仅支持空战,还能支持陆战。
这类飞机曾高度机密,此片从独特角度进行介绍,值得一看。
史密森频道其他《空中武士》美国军用飞机系列纪录片:
《空中武士:C-17 Air Warriors: C-17》
《空中武士:无人机 Air Warriors: Drone》
《空中武士:阿帕奇 Air Warriors: Apache》
《空中武士:奇努克 Air Warriors: Chinook》
《空中武士:B-52同温层堡垒 Air Warriors: B-52》
《空中武士:A-10疣猪 Air Warriors: A-10 Warthog》
《空中武士:V-22鱼鹰战机 Air Warriors: V-22 Osprey》
《空中武士:黑鹰直升机 Air Warriors: UH-60 Black Hawk》
《空中武士:徘徊者/咆哮者 Air Warriors: Prowler/Growler》
感谢微博:@水山水山水山原创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