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 纪录片《西藏 天之国度 1983》: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与生活画卷
NHK 纪录片《西藏 天之国度 1983》全 8 集(国语中字)将镜头聚焦于这片被称为 “世界屋脊” 的土地,深入展现西藏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与自然风貌。从山南地区流传千年的假面剧,到各地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再到藏胞们的日常生活,影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西藏画卷,让观众得以领略这片 “天之国度” 的神秘与魅力。


天之国度(1):农民假面剧团
第一集聚焦于西藏山南地区塔西久甸帕村的农民假面剧团 —— 阿玛吉剧团。这里坐落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从 1300 年前开始,就流传着一种结合唱歌、舞蹈的假面剧。每年 10 月进入农闲阶段后,便是假面剧开场的时刻,所有村民都会成为观众,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塔西休帕剧场拥有 500 年的历史,是西藏历史最悠久也最知名的剧团,负责人拜玛顿吉已演出超过 50 年。镜头记录下剧团筹备演出的过程:村民们一起制作精美的假面,这些假面色彩鲜艳,造型各异,每一个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演员们在田间地头排练,虽然没有专业的舞台和道具,但他们的动作舒展有力,歌声高亢嘹亮,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演出当天,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剧场周围,期待着这场视听盛宴。当音乐响起,戴着假面的演员们依次登场,通过舞蹈和歌唱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有关于神灵的传说,也有关于生活的智慧。这场由农民自编自演的假面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西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展现了藏胞们对文化的坚守与热爱。


天之国度(2):所都祭典
所都祭典是西藏地区一项重要的宗教与民俗活动,第二集便带观众走进这场庄严而热闹的祭典。祭典通常在特定的寺庙或神山举行,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镜头记录下祭典的筹备过程:僧侣们提前制作酥油花、准备祭品,信徒们则带着虔诚的心前往祭典地点。祭典当天,寺庙周围人山人海,信徒们手持经筒,口诵经文,围绕着寺庙转经。僧侣们身着庄严的法衣,在寺庙内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诵经声、法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肃穆而神圣的氛围。
除了宗教仪式,祭典上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赛马、射箭、歌舞表演等。年轻的藏族小伙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展现出矫健的身姿;姑娘们穿着华丽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锅庄舞,整个祭典洋溢着欢乐与祥和的气氛。所都祭典不仅是藏胞们表达宗教信仰的方式,也是他们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


天之国度(3):盐湖的礼赞
西藏拥有众多美丽的盐湖,这些盐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与藏胞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三集《盐湖的礼赞》便展现了盐湖的壮美与它在藏胞心中的重要地位。
镜头扫过广阔的盐湖,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盐结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一片银色的海洋。盐湖周围的牧民们世世代代依赖盐湖为生,他们从盐湖中提取盐,用于食用和交易。影片记录了牧民们采盐的过程:他们用简单的工具在盐湖中挖掘,将盐块搬运到岸边晾晒,再加工成不同种类的盐。
在藏胞心中,盐湖是神圣的,他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祭拜盐湖,祈求盐湖给予丰富的馈赠。一位老牧民说:“盐湖是我们的母亲,它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永远敬畏它、保护它。”《盐湖的礼赞》让观众感受到了盐湖的神奇与伟大,以及藏胞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天之国度(4):以盐易物
盐在西藏的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交换媒介,第四集《以盐易物》便讲述了藏胞们用盐进行贸易的传统。在交通不便的过去,藏胞们将从盐湖中提取的盐运到其他地区,与那里的人们交换粮食、布匹、茶叶等生活必需品。
镜头跟随一支商队,记录下他们以盐易物的旅程。商队成员们赶着牦牛,驮着沉甸甸的盐,穿越雪山、草原,历经艰辛来到交易地点。在交易市场上,藏胞们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讨价还价,用盐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智慧。
以盐易物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纽带。在交易过程中,藏胞们不仅交换了物资,还交流了语言、习俗和技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以盐易物》展现了藏胞们的商业智慧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天之国度(5):藏胞的新年
藏胞的新年是西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第五集便带领观众体验这一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藏历新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打扫房屋、制作特色食品、穿上新衣。
镜头记录下藏胞们过年的场景: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 “古突”(面团宴),互相祝福;孩子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院子里玩耍,收到长辈的压岁钱;寺庙里也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僧侣们诵经祈福,信徒们前来朝拜。
新年期间,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插 “切玛”(象征吉祥的青稞和麦子)、放鞭炮、跳锅庄舞等。整个西藏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展现出藏胞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天之国度(6):玉佛节
玉佛节是西藏地区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以供奉和朝拜玉佛为主要活动。第六集《玉佛节》展现了这一节日的庄严与神圣。
玉佛通常供奉在著名的寺庙中,是藏胞们心中的圣物。节日期间,来自各地的信徒纷纷前往寺庙朝拜玉佛,他们献上哈达、酥油等祭品,虔诚地祈祷。寺庙内举行盛大的法会,僧侣们围绕着玉佛诵经,场面十分壮观。
玉佛节不仅是宗教活动,也是文化展示的平台,寺庙周围会有各种宗教艺术品展览和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玉佛节》让观众感受到了西藏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藏胞们虔诚的宗教信仰。


天之国度(7):雅鲁藏布江畔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的母亲河,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第七集《雅鲁藏布江畔》便展现了雅鲁藏布江的壮美景色以及江畔人民的生活。
镜头沿着雅鲁藏布江拍摄,江水奔腾不息,两岸是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农田和古朴的村庄。江畔的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他们的生活与雅鲁藏布江紧密相连,江水为他们提供了灌溉水源,也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影片还记录了江畔的民俗活动,如沿江祭祀、赛龙舟等,这些活动体现了藏胞们对雅鲁藏布江的敬畏和感恩。雅鲁藏布江畔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天之国度(8):望果节
望果节是西藏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第八集《望果节》展现了这一节日的欢乐与丰收的喜悦。望果节通常在青稞成熟之际举行,农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持青稞穗,围绕着农田游行,祈求丰收。
游行队伍中,有手持佛像和经幡的僧侣,有吹着唢呐、打着鼓的乐队,还有载歌载舞的农民。他们边走边唱,表达着对丰收的期盼。游行结束后,人们会在田间地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如赛马、射箭、摔跤等,整个望果节充满了欢声笑语。
望果节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劳动的赞美,展现了西藏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NHK 纪录片《西藏 天之国度 1983》全 8 集,通过对西藏各类文化活动、民俗节庆和生活场景的记录,全方位展现了西藏的独特魅力。它让观众看到了西藏丰富的文化遗产、淳朴的民风和壮美的自然风光,是一部了解西藏的珍贵影像资料。

声明:本站发布的资源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所有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盘分享,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正版!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