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纪录片《冲绳战役全纪录》:太平洋战场的“破门之战”
这部纪录片以1080P高清影像(日语中字,1.19G),全景式还原冲绳岛战役(1945年4月1日-6月22日)——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对日军的“破门之战”。因冲绳岛是日本本土防御的“国门”(距九州仅340海里),此战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场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美军投入18艘航母、400艘舰艇、1800架飞机及13万士兵,历经82天血战,以伤亡7万余人(含1.2万死亡)的代价占领全岛,为后续进攻日本本土建立战略基地,加速了日本投降进程。
战役核心:战略位置与惨烈进程
“破门”意义:冲绳岛是日本本土西南最后一道屏障,美军占领后可直接空袭日本本土(如东京、大阪),并切断东南亚日军的补给线。日军视其为“本土决战前的最后防线”,投入第32集团军10万兵力,依托山地构建“地下要塞”(坑道总长50公里),实施“玉碎战术”(拒绝投降,战至最后一人)。
关键阶段:登陆与北部推进(4月1日-21日):美军陆战第3军(陆战1师、6师)在羽具岐海滩登陆,6万人当日建立登陆场,北部日军抵抗微弱,21日即占领岛北半部;
南部血战(4月24日-6月22日):陆军第24军(步兵7师、96师)向南进攻,遭日军主阵地(首里防线)顽强抵抗,美军动用喷火器、火箭炮摧毁坑道,陆战1师投入后才突破防线,6月23日日军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剖腹自杀,战役结束。
日军的“特攻战术”与美军损失
神风特攻:4月6日至6月22日,日军发动10次“菊水特攻”,2400架自杀式飞机撞击美舰,击沉36艘、击伤368艘,美军航母“邦克山号”被撞后伤亡达800人;
海上决战:日海军联合舰队倾巢而出,战列舰“大和号”(世界最大战列舰)率舰队赴冲绳,遭美舰载机围攻沉没,7艘潜艇被全歼,海上威胁彻底解除。
伤亡与影响
双方损失:日军死亡6.6万人、被俘7455人;美军死亡1.25万人、受伤3.89万人,非战斗减员(疾病、疲劳)达3.3万人,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伤亡最惨重的战役;
历史转折:此战让美军意识到“进攻日本本土将付出百万伤亡”,间接促使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加速二战终结。
(注:纪录片通过战地影像、老兵访谈及军事地图动画,客观呈现战役细节,既展现美军的战术优势,也记录日军的抵抗与平民的苦难,是研究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史料。)